安装在机械上的几个器件(例如传感器、按钮)串联或者并联连接时,在这些器件间宜通过构成中间连接点的端子进行连接。
急停串接示例
---------上述引自GB/T 5226-2019_13.4.4
考虑装箱运输需要分拆机器而需要拆段布线的情况,应在分断处提供接线端子或者插头插座组合,这些接线端子应适当封装,插头插座组合应能承受运输、存储期间的实际环境影响。
---------上述引自GB/T 5226-2019_13.4.6
断开后仍有电的部件应至少有IP2X或者IPXXB的防护等级,并需要考虑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插头/插座组合在任何时间,包括连接器插入和拔出器件期间,防止与带电部分的意外接触。
同一电气部件使用了多个插头/插座组合,则相关的组合应标识清楚,最好采用机械编码方式以防止相互插错。
预定传输动力负载但是在负载状态持续期间不断开的插头/插座应有保持装置,以防止意外或者事故断开,并应有清晰标记,表明不在负载状态下断开。
---------上述引自GB/T 5226-2019_13.4.5
电气连线和电气连接必须可靠,所采用的手段(如接插件、连接线、接线端子等)应能承受所规定的电(电压、电流)、热(内部或者外部受热)、机械(拉、压、弯、扭)和振动的影响。所有连接,特别是保护接地的连接应牢固,防止意外松脱。
接线端子的紧固用螺钉和螺母除固定接线端子本身就位或防止其松动外,不应作为固定其它任何零部件之用;
端子上配置有弹簧垫圈的,要原封不动地使用。
在拧紧螺钉的过程中,应用手扶持导线,以避免接线座脚承受扭矩及安装轨道变形。
端子等集中布置的接线电气部件的短接线可不进入线槽,以方便检查和节省线槽空间,线槽内也不允许出现接头。
一个接线端子接入二个冷压接端头时,应根据不同的端子接线形式,选择适合的冷压接端头:
针对螺钉串插式平板连接宜采用圆形和叉形端头,允许两种不同的端头同时使用,且允许不同大小线径的冷压接端头接线,此时大线径在下面,小线径在上面。连接时两端头采用背靠背的形式,相叠或张开相互夹角不小于30°,见下图:
针对螺钉串插式弧形板连接宜采用针形端头或管形端头,也可采用圆形端头。采用两个针形或管形端头时,线径或端头大小应相同,如下图:
平板压接式连接宜采用片形端头,如下图:
弧形板压接式连接宜采用针形和管形端头。但线径或端头大小应相同(见下图),两根导线接于同一个端子时,端子的接线能力应满足其电路额定值。即端子的额定电流应大于两根导线总的工作电流。
对于插接式端子(如弹簧回拉式端子),不同截面或大小的两根导线(指直接接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9.3 、布线
9.3.1、电柜内配线
电柜内的导线应固定并保持适当位置。
非金属导管须使用防火绝缘材料。
安装在电气箱内的电气设备应可由电气箱前面加以修改配线;若实际不可行且控制装置自电气箱后面配线,则应有可供接近的门或可拉开的面板。
安装在门上或者其他活动部件上的器件,应选用软线连接。导线长度应是活动门开启到最大时,导线不受张力和拉力的影响为原则。这些导线应紧固在固定部件上和电气连接无关的活动部件上。
引出柜外的控制配线,应采用接线座(端子台)或者连接插头/插座组合。
动力电缆和测量电路可以直接连接到想要连接的电气部件的端子上。
不安置于线槽内的导线及电缆线须有适当的支撑。
---------上述引自GB/T 5226-2019_13.3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的绝缘性应良好、无损伤。
为满足连接和拆卸维护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的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
强弱电回路不宜使用同一个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PLC信号线与动力线至少保持30mm~50mm的距离。
控制箱的门在移动过程中,不应对导线有任何机械损伤。线束应加缠绕管进行保护。如下图:
过门线束截面积1.5mm^2不能超过30根,截面积1mm^2不能超过45根,如果超过一定数量,可将线束分成2束或者更多。
安装连接器时,请使用套筒支撑,如下图:
9.3.2、柜外配线
配线进入电气箱的电缆线或导管,若使用特殊的固定头、护线套等,不可降低其IP保护等级。
外部导线应使用合适的导管加以保护,不可有单心导线布于电气箱外;电缆线视为具足够的保护。
吊架式按钮台须使用可挠性导管或电缆线;且此按钮台重量的支撑不可依靠导管或电缆线。
---------上述引自GB/T 5226-2019_13.4
请勿捆扎弯曲部的多根电缆,特别是外径不同的电缆,如下图:
9.3.3、移动部件的布线(拖链走线)
走拖链的线缆应选取移动专用线缆。
请按照线缆的弯曲半径去选择拖链或者电缆保护链。如查询不到相关数据,一般情况下,至少以电缆外径的8~10倍作为拖链的弯曲半径。
电缆的移动点离拖链端部的距离应为电缆外径的10~30倍。
请以电线表面的印刷为参考标准,在不扭转电线的情况下进行接线,侧向电缆角度不应该超过5°。
为防止布线时电缆的扭曲,不可从电缆卷筒或者电缆盘某一端解开电缆,而应先旋转卷筒或电缆盘将电缆展开,必要时可将电缆展开或者悬挂起来。如下图:
如果电缆在布线时受到张力拉伸,会与拖链的内壁产生摩擦导致护套磨损。反之如果布线过于松散,同样也会与拖链的内壁产生摩擦造成护套磨损,并且容易与其他的电缆产生缠绕现象。电缆的布线长度应设定在刚好能通过拖链的中心线为宜。另外,电缆的移动部分如果被固定,会导致弯曲应力无法被分散及吸收,会在固定位置造成应力集中。电缆的固定部位仅应设置在拖链的两端。如下图:
错误布线方式
正确布线方式
为防止同时布线的电缆之间互相干扰,电缆不应该重叠,在拖链内实施水平布线时,也要保证足够的间隙(电缆间间隙至少是电缆外径的10%),拖链内最理想的电线占用面积率30%以下,选择具有足以保证电缆间距的拖链。
外径差异很大的电缆如果混在配线,容易导致细线被粗线压迫,造成细线容易断线。这时需要用隔板将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隔开。
与送气管等较硬的物体混在配线,容易造成电缆受压断线。这时需要用隔板将电缆与送气管隔开。
合肥仁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子设备、电气设备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消弧消谐柜,过电压抑制柜,单支氧化锌避雷器,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低压浪涌保护器,微机二次消谐装置,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智能操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保护装置,高压限流熔断器组合保护装置等。公司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权威机构鉴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水泥等及民用建筑行业,受到客户一致好评。